由于受空間、結構形式及結構件斷面尺寸的限制,各種管道及附屬設備的布置需要設計人員花費大量的時間核對柱梁板及相關管道的尺寸信息和它們之間的空間關系。結合目前國內的BIM設計經驗,BIM結構設計的協同從哪些方面體現,可以從以下幾點來看。
1、可視化三維設計
結構三維模型作為BIM綜合模型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進行直觀的三維瀏覽并讀取構件信息,從而幫助其它非結構專業理解結構圖紙。以往圖紙會審時都是各專業設計人員拿著各自的圖紙進行溝通,相比而言,在一個綜合BIM模型下進行討論溝通效率會更高。
2、參與網絡化的協同設計
三維協同設計一般有兩種方案:一種是使用工作集功能。所有的項目人員通過使用工作集,在同一個模型下,一次輸入多次利用數據。每個人員只對自己專業負責的內容有讀、寫的權限,對其它專業參與人員負責的部分只有讀的權限。另一種是鏈接功能。各專業在自己獨立的模型中進行設計,但可以隨時將其它專業的模型鏈接進自己的模型來參考(這種功能適合于電腦配置相對較低的情況)。這兩種方法要求在設計過程中,各專業設計人員將自己負責部分的模型修改及時進行更新,當其它設計人員每天打開文件并檢測更新時就能發現變化,及時溝通。
通過使用上述方法,可以讓原來各專業間的線性委托設計變為專業間的網絡交互設計,各專業可以同時在一個綜合模型中工作,或者在本專業模型中隨時鏈接參考其它專業的模型。這也使得其他專業能在結構和建筑模型上,對工藝設備及管道配合進行優化設計,并在配合設計部門多、工期較緊的情況下控制設計質量。
3、錯漏碰問題的解決
結構BIM模型為各專業提供了精準、真實的結構梁柱、墻板、設備基礎和支架等信息。在此基礎上,工藝設備、管道線路布置確定后,各專業工程師在建模過程中,使用Revit軟件自身的碰撞檢查命令(也可以使用naviswork等更加專業的軟件),可以進行碰撞檢查并實時調整模型,解決結構與工藝專業間的結構件與設備、管線的硬碰撞;結構件與建筑的門窗、鋼梯碰撞;水暖電管線之間的軟碰撞;以及復雜廠房樓梯平臺的遺漏等問題。
通過小編的介紹,大家對BIM結構設計的協同從哪些方面體現,應該有了自己認識和了解,希望能幫到大家,至于更多的BIM咨詢關注我們官方網站中建教育。
掃碼添加微信
領取備考資料
Copyright 2010-2025 中建教育集團 備案號 豫ICP備09016314號-2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