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一詞從2002誕生之后,迅速被國外建筑企業加以應用,進入我國也已經10年有余,但是一直尚未大行其道,究其原因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這里中建教育就不羅嗦了。建筑企業對于BIM的關注度這些年從未減退,但是真正能夠將其完全融入自身的卻是少之有,這又是為什么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建筑企業工作流程導入BIM困難的原因。
中建教育在之前對一些建筑企業進行過抽樣調查,通過數據的對比得出以下結論,如有不當之處還請見諒或者指出。
1、角色合作模式更改困難
國內建筑產業傳統業務模式已經實施多年,多數人也習慣此業務模式。如全面推行BIM技術,對于業主、建筑師(或設計單位)、承包商三者間的角色合作模式勢必有所更改,此業務模式更改對于建筑業有顯著的困難。
2、BIM技術掌控成熟度不足
因為我國BIM起步晚,建筑企業執行BIM項目經驗不足,即便某些企業有了成功的案例,但又缺乏分享與交流,導致BIM技術無法有效利用于各階段,更因現行多數人對于BIM的應用不熟悉,往往只是為了項目而建立一套模型供檢查,無法確實發揮效益,造成額外成本的浪費。
3、管理模式及流程轉變困難
傳統的工作分配與流程和以BIM模式執行項目的工作分配與流程會有相當的不同,管理模式需有重大的改變。相對于中小型企業,規模較大的建筑企業所全面轉型以BIM模式執行項目有相當的困難。另外建筑企業內部業務流程都有一定的規定,以BIM模式執行項目時,必須有合適于BIM項目的新內部流程,并且于公司內部進行流程的變更,對于員工重新適應、更改流程有著相當的困難。
4、主管支持度不足
以BIM模式執行項目需主管的全力支持,對于整個項目才有顯著的幫助。主導者對于BIM的推行程度不夠,BIM模型往往就淪為碰撞檢查的工具,而不是對于全生命周期有所幫助的技術。在企業中推廣中,領導層的阻力往往是最難克服的,甚至是多家企業推廣BIM半途而廢的主要原因。
5、灰色地帶
我國建筑產業的灰色地帶是眾所周知的,大家都是心照不宣。在傳統的工作流程中,往往很多人可以從灰色地帶中謀取豐厚的暴力,一旦BIM進行大肆推廣,必然影響了某些人的既得利益,灰色地帶將無形中透明或者是縮小,等于是阻礙了財路,這又會讓誰大力推廣呢!
好了,關于建筑企業工作流程導入BIM困難的原因中建教育就與大家探討到這里,因為時間原因,中建教育所調查的企業不多,得到的結論相對較為淺薄,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多多補充。
掃碼添加微信
領取備考資料
Copyright 2010-2025 中建教育集團 備案號 豫ICP備09016314號-2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