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建筑業漸漸的注重綠色建筑的發展,強調在于提供一節約能源、節省資源與低污染的產業與建筑環境。在綠色建筑九大指標中,其中一個主要的概念在于建筑物的節能設計,即第四指標-日常節能指標,此指標強調如何通過建筑配置,方位與外形設計,達到節能效果,利用適當的建筑物外墻技術、風向與氣流、空調設備及采光與照明增進能源使用效率。而BIM概念中對于數據及整合,恰恰給實現建筑節能設計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中建教育就與各位做一次建筑節能設計應用BIM的探索。
在一般傳統設計階段,建筑師在設計的時候往往憑借自身的經驗及業主需求來進行設計空間配置與建筑材料的選用,無法在建筑項目完成前就得知項目室內環境、氣溫、濕度、碳排放、舒適度等等情形,如果竣工之后發現了設計不良、空間配置不合理等情況,也無法進行拆除重建。只能利用較多的外掛設備改善這一情況,例如增加比之前估算更多的空調設別來改善冬冷、夏熱的問題,這樣不僅耗費更多的能源,而且還造成了更大金額的經費浪費,外加之設備的增加對于環境污染更加嚴重,尤其是碳、甲醛等有害氣態的排放,對于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也形成了威脅。所以如果能在設計階段以不同的建材、立面、平面及空間配置設計導入環境模擬分析,便可事先模擬建筑項目空間配置與建筑材料的選用,求得最節能的方案。
眾所周知的是,BIM其中一項特性就對建筑項目中數據進行整合與分析,這樣就可以把建筑周邊環境數據、氣象數據、能耗數據、建筑材料屬性與信息進行統一整合、分析,建立可變更的機構模型并進行分析,在進行建筑材料與空間的變更模擬熱流分析,從而探討建筑材料與建筑空間的變更對于室內環境的影響,并以此分析模式作為后續建筑節能設計的參考依據。另外,還可以加入結構與水電對建筑項目整體能耗影響的模擬,使其達到完整生命周期的BIM概念。
與此同時,可以將建筑節能設計階段所得到的數據與分析結果保存于BIM模型中,這樣在項目竣工后可以為運維管理團隊提供設備能耗數據,便于后期的管理、調整及維修,大大提高了數據的利用率與項目的可持續發展,達到永續的作用。好了,中建教育帶領各位關于建筑節能設計應用BIM的探索就到這里,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掃碼添加微信
領取備考資料
Copyright 2010-2025 中建教育集團 備案號 豫ICP備09016314號-2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