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BIM導入的問題,之前中建教育已經跟大家聊過很多了,但是大多是會遇到什么問題,很少聊到這些問題該怎么解決,今天咱們就聊聊BIM導入實際工作遇到問題該怎樣解決?
一、BIM標準、規范與契約模板問題
有關現階段缺乏【BIM相關的標準】、規范與契約模板,匯整現階段導入BIM應制定下述相關標準與規范,依據意見,各標準與規范的重要優先序分別為「BIM驗收與交付標準」、「BIM各單位責任與義務規范」、「BIM技術與實施標準」、「BIM模型的授權與使用標準」及「BIM爭議處理方式與準則」。
二、相對應保險條款問題
有關欠缺相對應保險條款問題,們認為技術成熟后保險業自然跟進,建議現階段可于契約中明訂制定BIM模型的責任歸屬與賠償的上限,以及BIM模型的各種除外責任與免責條款,除一名認為應先確認BIM使用目的與范圍的后,再談責任與保險的問題。
三、舊習慣問題
有關專業人員習慣現有的方式與流程,難以接受新方法的問題,匯整【BIM導入的相關問題】,并調查學者意見后發現,舊習慣問題與技術問題并列為最嚴重的問題,較的成本問題、政策問題與法律問題更為嚴重。對于改善此舊習慣問題,建議應加強BIM教育訓練,培養團隊對于BIM的認知與概念整合,皆表示贊成。此外,對于國內導入IPD模式表示現階段十分困難,建議先從統包模式進行。
四、責任與風險問題
有關業主、設計單位與廠商的責任風險改變問題,區分風險與責任兩個面向,并探討不同單位的責任與風險的轉變和原因,顯示業主無責任的改變,但BIM的應用可以降低設計、施工錯誤、提高界面整合等效益,故對業主而言風險降低;設計單位則因需提供更細節信息予以廠商因此責任增加,而由提供的信息更詳細可事先減少設計錯誤的面向設計單位風險降低,但因信息更詳細致使提供錯誤數據的可能性的面向,設計單位的風險則提高;施工單位增加建置結構、機電等模型的責任,因此施工單位的責任增加;由應用BIM可減少施工錯誤等效益面向而言,施工單位風險降低,然而從未能完全檢閱招標數據而報價錯誤的風險而言,雖然BIM導入前已存在相同風險,但在BIM導入后,模型中所包含的數據量是傳統圖說的好幾倍,因此增加施工單位未能投標階段便充分了解圖說而產生報價錯誤的風險提高。
另外有關建模單位與管理模型單位的責任與風險部分,贊成建模單位與管理模型單位應承擔額外風險與責任,但也應給予額外報酬部分;對于使用其他單位模型進而產生錯誤、或軟件缺陷或軟件整合而產生錯誤的責任部分,贊成各單位需成立審核機制,使用他人信息時應經過審核,各單位應對于自己施作部分負責,且有告知錯誤的義務,當有錯誤產生時應告知整個項目團隊,并找出錯誤的處請該負責單位進行修改。
五、知識產權
有關知識產權問題,提出組件仍為各組件作者所有,并可與業主商談使用的權利金;各組件模型的信息提供者,為其組件信息的作者。所有與該項目相關各團隊都給予其他團隊授權書以及予以該廠商授與其下包廠商等同此授權的次授權書等建議;此外建議組件庫采取采用注冊或申請主義,成立授理組件注冊或申請的單位,廠商建置組件后,向該單位注冊或申請,依規定注冊或申請的廠商有擁有組件的知識產權,其他廠商如需使用需經該廠商的授權。
六、信息共享的風險
對于提出應依據商業秘密法,各單位的信息部門應建立一套內部的管理保密機制,防止機密信息的外流,而項目信息與檔案應完善的進行管理,各式信息文件的收送文流程應明訂,發文與收文須有明確的紀錄與歸檔。
好了,關于BIM導入實際工作遇到問題該怎樣解決就為大家介紹這么多,希望通過此文能夠幫到大家!中建教育畢竟不是專家,關于更多的解決問題方法只能想到這么多,希望更多朋友能夠集思廣益!
掃碼添加微信
領取備考資料
Copyright 2010-2025 中建教育集團 備案號 豫ICP備09016314號-2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