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5D建模標準以及應用有哪些?因所需模型的專業領域的不同會選擇不同的專業建模軟件來進行建模工作,因此,為避免出現因模型之間建模標準的不同導致重復建模等問題,保證模型在傳遞過程中的完整性,項目在建模前依據建筑工程施工BIM應用指南確定了建模規則,以確保建模工作的順利開展,主要有以下幾點:
1.使用相同的單位及坐標。通過為所有BIM數據定義通用坐標系能夠保證模型在整合時能夠對齊對正;
2.使用相同的模型依據。模型必須采用通過審核的有效圖紙、設計變更圖紙、總進度計劃、標準圖集及其它國家規范為依據;
3.使用相同的模型拆分標準。在建模時應制定統一的模型拆分規定,并按規定進行拆分,如按照分區、樓號、施工縫、按單個樓層或一組樓層等原則進行拆分;
4.使用相同的模型色彩。己明確的構配件色彩應按照圖紙要求進行建模,未明確的構配件色彩需告知BIM負責人進行確定,不同的構配件應采用不同的色彩以便進行區分。
5.使用相同的命名規則。各系統名稱應與圖紙保持一致,對模型族類型需按照統一的命名方法進行命名同時注意區分大小寫;
6.遵循使用BIM軟件的規定。在建模前應對建模及模型整合軟件的種類、版本進行規定,如因實際情況需采用規定以外的軟件進行建模的,應在提交模型時以規定的格式進行提交并確保模型能夠被選用的建模及模型整合軟件正確讀取。
首先進行BIM5D模型的搭建。由總工程師負責協調將建筑、結構以及機電等專業二維CAD圖紙導入BIM建模軟件并添加構配件信息,將圖紙轉換為可視化的三維BIM模型。完成3D模型后,進行碰撞檢查對3D模型進行修正,然后將最終確定的3D模型及項目進度計劃及成本信息一同導入BIM5D進行集成,形成BIM5D模型。
完成BIM5D模型后,通過虛擬施工,對工程量、資源計劃、資金計劃等數據進行整合分析,并從BIM數據庫中查看歷史工程數據信息,對工程潛在風險點進行分析,提前采取規避措施。然后結合成本管控指標要求進行成本決策,確定初步的成本計劃方案。
為實現在施工過程中施工進度計劃及成本計劃的一致性,依據施工進度計劃對施工過程進行階段性分解,然后將成本計劃與各階段施工進度計劃相結合,進行成本計劃的階段性分解。通過BIM技術的虛擬施工技術,驗證成本計劃的各階段性分解是否合理。好了,關于BIM5D建模標準以及應用有哪些就為大家介紹這么多,希望通過此文能夠幫到大家!
掃碼添加微信
領取備考資料
Copyright 2010-2025 中建教育集團 備案號 豫ICP備09016314號-2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