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建設項目設計階段而言,傳統CAD制圖存在錯誤率高、變更頻繁、設計與施工溝通困難等缺點,今天我們就聊聊BIM技術在設計階段有哪些優勢?
1.使概念設計的決策更加準確
在概念設計階段,設計師需要就擬建項目的方向、平面位置、建筑造型、結構形式、能源消耗、綠色環保、建設預算和運營估算做出決策。BIM技術可以基于建筑模型進行模擬建造和場景分析。它為各專業設計師提供了一個虛擬的平臺,分析、決策可以第一時間獲得反饋,從而保證了決策的正確與可操作性。
2.3D模型的繪制更加準確、快捷
CAD是可以進行3D模型繪制的,但需要通過多個二維平面圖進行創建,而BIM軟件可通過設定標高的方式直接在平面圖中創建,并能進行平面視角與三維視角的同時觀看,保證了模型創建的準確性,并且3D模型繪制完成后,基于BIM的2D圖紙可以輕松生成,并且相比于CAD圖紙更加真實、直觀,易于學習觀看,并為建設項目的各參與方(業主方、設計方、施工方、供應方)實現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基礎平臺。
3.多專業協作設計
各專業設計師圍繞一個中心模型協作設計,實現各專業設計成果的快速共享,提高設計的效率與質量,傳統的項目設計,各專業設計師之間極易出現難以解決的矛盾沖突。而BIM可以協調各專業進行碰撞檢測,協調各專業的模型創建,大幅度縮短了設計時間,減少了設計漏洞與錯誤。同時,可以結合基于BIM技術的分析軟件,對擬建項目模型進行結構合理性、保溫隔熱、光照、空氣流通性、溫度控制等進行多方面分析,針對分析結果不斷完善信息模型。
4.設計變更信息可準確的傳達至各項目參與方
對于傳統的項目管理模式,當施工方發生變更時還需要分別與相關方進行溝通請示,對于正式的變更要在各個單位之間一一傳遞,還要下發至項目部的各個部門。而基于BIM的管理模式,項目的各參與方的所有相關管理人員均圍繞一個信息模型進行工程管理,任何一方對模型及模型中的相關信息進行更改,所有參與方均能同時共享變更信息,不會出現由于流程過長導致的設計變更延遲下發的問題。對于任何一個構件的調整,無論是三維模型、平面圖形、立面圖形還是材料列表等都會自動更新一致。
5.可施工性得到提高
我國的發承包模式大多數為施工、設計分別發包,施工單位與設計單位交流困難,加之設計師自身經驗的不足,會經常出現缺項,考慮不全面,錯誤過多的情況導致可施工性不足的情況。而基于BIM的管理模式,設計與施工可以通過信息模型平臺強化交流,在工程模型創建開始可以邀請有施工經驗的技術人員參與模型的創建,BIM技術為設計-施工一體化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好了,關于BIM技術在設計階段有哪些優勢就為大家介紹這么多,希望通過此文能夠幫到大家!
掃碼添加微信
領取備考資料
Copyright 2010-2025 中建教育集團 備案號 豫ICP備09016314號-2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