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應用的特征有哪些,優勢是什么?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以三維數字技術為基礎,集成了建筑工程項目各種相關信息的工程數據模型,是對工程項目設施實體與功能特性的數字化表達。同時,亦有對BIM的定義為建筑信息模型化,即是建筑信息建模,指建筑信息模型的創建、應用和管理過程。
特征一:可視化,所見即所得
CAD設計圖通常是二維形式,在設計以及施工環節往往需要通過想象的方式將之維結構轉變為三維結構,雖然通過長期的訓練和實踐可以達到較好的轉換效果,但即使是經驗豐富的人員也容易犯錯誤。而BIM技術在可視化方面可達到所見即所得的效果,可以將整個設計環境良好地呈現出來,即便是建筑的隱蔽部分和重疊部分也能很好的展示出來,這樣在施工環節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錯誤和返工。
特征二:協調性強,實現不同模塊之間交互
BIM技術的協同性強,可以實現不同BIM數據之間的強交互。BIM碰撞檢測功能就是BIM技術協調性強的一個最佳體現了。在具體設計過程中,建筑的機電設計和結構設計分別是由機電設計師和結構設計師來完成的,各自龐大的工作量下難免就會導致相互矛盾的結果出現。但如果是在施工過程中才發現,不僅存在修改圖紙和工程返工等拖延工期的行為出現,而且還會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工程成本。BIM技術的碰撞檢測就可以在施工前對各專業的設計成果進行碰撞測試了,比如機電設計與結構設計之間的碰撞檢查,機電設計不同模塊之間的碰撞檢測等,從而將設計環節的錯誤提前暴露,起到優化設計、提高施工效率的效果。
特征三:模擬性高,提升工作效率
BIM模塑掌握了建筑物所有的信息數據,從不N方面進行模擬,從而找到最佳的設計方案以及施工方案等。最常見的設計環節的模擬功能包括太陽輻射分析、風環境分析、日照分析、能耗分析、人員疏散模擬、可視度分析等。通過外類模擬吋以得到建筑最佳朝叫、門窗位置及規模、樓梯及噸急M道最佳架構設汁等數據,從而能對設計環節進行優化。
特征四:連貫性好,緊密聯系多時段信息數據
1)BIM技術貫穿建筑行業全生命周期和融合多崗位人員BIM可貫穿建筑全生命周期,實現貫穿規劃、概念設計、細節設計、分析、出圖、預制、施工、運營維護、拆除或翻新等所有環節;實現不同角色人員工作的協同,比如繪圖員、結構工程師、設備工程師、供應商、總承包商、施工出圖、分包商、物業管理、業主/開發商等。讓建筑在生命周期內實現數據信息的積累、共享,充分提高建筑行業的生產經營效率。
2)保持信息連貫性,提升數據價值,提高工作效率
建筑企業在設計、招投標、施工和運維等環節往往使用著不同的信息系統,這就會導致不同系統中的信息處于割裂狀態,全生命周期內各環節的數據無法連貫使用;往往在單環節結束時信息量最大,但一旦進入下一環節,信息量就會急劇降低,然后再一點點積累。這種模式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而且效率低下。BIM技術可實現全生命周期各環節信息的完美銜接,不再處于割裂狀態,大大提高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運營效率。
通過BIM,可以有效地提前準備和管理模擬構建的過程,同時利用構建好的信息模型,也可以更有效地完成時間和資源的管理,識別模型內各種元素之間的沖突,建筑成本也可以自動計算。像新加坡這樣的國家,很多項目上都會使用BIM來驗證構建的模型是否符合建設的相關條規。同樣地,BIM方法在節能建筑的設計和管理中也起了關鍵的作用。好了,關于BIM應用的特征有哪些?優勢有哪些?就為大家介紹這么多,希望通過此文能夠幫到大家!
掃碼添加微信
領取備考資料
Copyright 2010-2025 中建教育集團 備案號 豫ICP備09016314號-2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