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的起源概述和特點有哪些?BIM技術理論始于1974年,當時被以術語建筑描述系統(BDS)提出,用于存儲建筑設計信息,包含所有建筑要素或空間。1987年,BIM技術首次在信息系統中實現,當時被冠以術語虛擬建筑。1992年,BIM這一術語正式出現并因Autodesk公司的產品白皮書將其描述為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建筑業的產品策略而被普遍接受,并被認為是建筑設計及相關應用領域的一種頂尖技術。2000年代初期,BIM建模技術被用于在試點工程中支持建筑師和工程師的建筑設計工作。之后主流研究主要集中于將BIM應用于規劃的改進、設計、碰撞檢測、可視化、量化、成本估算和數據管理。
1.BIM的定義
BIM發展到今天,不同行業的人對這個概念的本質仍然存在多種不同的認識,然而一種最常見的誤解是將BIM視為一種軟件,另一種常見的誤解認為BIM是建筑設計成果的一種三維表達。為了嘗試定義BIM,很多學者以不同的視角看待BIM,將BIM視為一個過程、一種模擬、一種方法、一種進化或一項技術工具。本文認為這些視角對BIM的理解都是正確的,都滿足了工程管理、設施管理、建筑設計和工程設計等不同角色的需求。但從這些視角對BIM的定義即便加在一起也還不夠全面,本文認為目前對BIM所做的最完整權威的定義來自于美國的國家【BIM標準】:BIM是設施的物理和功能特征的數字化表示,它可以用作設施信息的共享知識資源,成為設施全生命期決策的可靠基礎。此外BIM還將繼續深化發展為一種理念和模式,乃至一種哲學和方法論。
2.BIM的核心特征
根據具有高度權威性的BIM專著《BIMHandbook》的觀點,我們將【BIM的核心特征】總結為以下幾點:
a)體現設施全生命期信息共享理念及模式。在設施的設計、招投標、施工、運行維護等等生命期各個階段,各種應用軟件可通過BIM模型來共享需要的信息。
b)以多維數字模型為基礎,能夠容納和表達多維語義信息,包括三維的設施結構以及構建的材料、成本等四維、五維信息等。
c)支持面向對象的操作,操作對象就是窗、門、墻等,模型把對象一個一個像堆積木似的堆積起來。
d)支持參數化的設計,我們在模型中修改某個參數,整個模型的其他信息都會自動做相應的變化,比如在應用BIM技術做設計的時候,因為屋頂和墻是關聯的,如果把一個曲面的屋頂變成折現的,墻也會相應的變化。
e)支持開放式標準,【IFC】是關于建筑產品數據表達和交換的國際標準,目前已經發展為業界通用標準,是建筑工程軟件交換和共享信息的基礎。
好了,關于BIM的起源概述和特點有哪些就為大家介紹這么多,希望通過此文能夠幫到大家!
掃碼添加微信
領取備考資料
Copyright 2010-2025 中建教育集團 備案號 豫ICP備09016314號-2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