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施工安全管理應用的優勢有哪些?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導入,是近年來營建項目流程之重大變革,牽涉到工程的作業流程與生命周期信息的管理,對跨專業整合與溝通接口管理等復雜的工作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BIM的整合技術應用于安全衛生,提供從設計、施工到后續管理一致的信息,有效解決傳統施工安全管理上所遇到的瓶頸。除了避免傳統二維圖說容易發生的圖面不一致、遺漏、沖突或錯誤問題外,還能應用正確的三維模型進行仿真,確認安全設施配置的完整性及可行性。
將營造產業職能架構展開,從中找出BIM關鍵職務及技術的缺口,把技術職能系統化發展,可有效提供產業發展所需的人才,同時也可將BIM協同管理工具運用在營建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及查核各階段,避免因為規劃設計及施工的不當,造成許多不必要的工項,例如增加打除、拆除及人工搬運等重體力與高風險的勞動力。透過職能架構展開,可提供不同層次的培訓;藉由技術職能導入的方式,可系統化培育BIM技術人才,提升產業施工安全衛生管理的效能,同時解決人才缺口及生產力不佳等的問題。
由BIM推廣面臨問題探討,BIM在推展上仍存在政策法規和標準不完善、BIM技術人才不足等幾大問題,阻礙BIM技術的應用。從相關報導,有部分BIM的業主、施工企業已開始應用,但多數的企業在BIM應用方面,有不同的成熟度,各分包商團隊、公司(規劃、設計)雖然擅長自己的核心專業,但在BIM的加值應用上仍相當局限,例如工程顧問公司設計出BIM模型,利害關系人卻不懂得利用BIM;主要存在的問題除作業流程未改變外,如BIM的技術人才亦嚴重不足等,導致BIM的人才經常需一人支持各個工地。
以BIM技術進行施工安全上的管理,主要是在設計規劃階段,將施工安全的技術、工法納入考慮,例如造型特殊、非弧即曲的建筑物,其假設工程如施工架組搭設不易,此時可藉BIM模型先行設計施工架,在源頭進行施工可行性評估,做好工程風險上的管控。
對建物造型特殊復雜,能于施工前排除問題,有利于工進及安全的推展,藉由3D模型的輔助,施工廠商較易預先檢討出各施工接口的沖突。例如在項目執行過程中,不同工種、不同領域的人員,可依所建置的BIM模型,應用三維模型進行整合仿真,當工程施作時,可藉3D模型進行溝通,與工班討論施作的工法及工種進場時間的控管、人員人力調度的掌控。
值得一提的是,BIM模型在安全衛生假設工程方面,可落實數量估算,尤其對必要安全衛生設施等項目的設置,更可確認安全設施配置的完整性。
好了,關于BIM施工安全管理應用的優勢有哪些?就為大家介紹這么多,希望通過此文能夠幫到大家!
掃碼添加微信
領取備考資料
Copyright 2010-2025 中建教育集團 備案號 豫ICP備09016314號-2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