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模型質量控制措施需要考慮哪些方面?在進行Revit模型質量查核的過程中,有以下四種基本交互視圖分別為:明細表、平面圖、剖面圖、3D視圖。不同的視圖分別有最適合檢查的錯誤態樣類型。
一、平面視圖
使用視圖樣板依據檢查的專業不同與檢查項目的差異設定顯示的構件種類與顯示方式。正確且有架構的視圖設定在模型質量檢查過程中可以確保檢查流程進行時不會產生遺漏,而且提前建立好的檢查視圖可以保證模型檢查的完整性不會因為BIM檢查者的差異有不一樣的結果。
二、結構平面視圖設定
結構平面視圖主要用于檢查的項目包括:結構柱的尺寸與平面位置、結構梁的尺寸與平面位置、結構樓板的厚度與范圍、結構墻體厚度與范圍。結構平面視圖主要用于檢查結構模型繪制錯誤,如下表所示,結構視圖只顯示結構柱、結構梁、結構樓板、結構墻。
三、樓板平面視圖設定
樓板平面視圖主要用于檢查的項目包括:粉刷墻面、地坪、門窗結構柱的尺寸與平面位置、結構梁的尺寸與平面位置、結構樓板的厚度與范圍、結構墻體厚度與范圍。
四、天花平面視圖設定
進行天花平面審查時,重點關注在天花板的凈高、天花板的材質、以及天花板的范圍。根據以上檢查需求在天花板視圖中使用標注工具標注天花板的凈高與材質。檢查者根據檢查路徑逐一查核天花板是否存在錯誤。
五、3D剖面視圖設定
3D剖面視圖只針對幾何外觀與邏輯性的問題進行視覺檢查。根據錯誤模型ID定位出錯誤模型構件之后可以對構件周邊一定范圍的區域建立3D視圖,根據不同檢查項目檢查人員所需關注的構件的不同在3D視圖的設定中會對關注構件之外的構件進行透明度的調整。
六、剖面視圖設定
基于建筑結構模型的檢查,在視圖設定中建議設定墻至少有百分之五十以上半透明。這樣設定的用意是減少墻在3D視圖中對于結構物主體的遮擋效果。使得結構主體的建置錯誤可以被顯露。并設定為一致的顏色
七、模型檢查的完整性
根據案例研究可以發現BIM模型的建筑物樓板總面積均達到上萬平方公尺,若在進行BIM模型檢查過程中沒有按照一定的計劃進行檢查必然存在疏漏的可能性。因此依照BIM模型錯誤的態樣為基礎,參照建筑物的構件組成制定檢查路徑或流程是保證模型完整性的必要條件。
好了,關于bim模型質量控制措施需要考慮哪些方面?(以Revit為例)就為大家介紹這么多,希望通過此文能夠幫到大家!
掃碼添加微信
領取備考資料
Copyright 2010-2025 中建教育集團 備案號 豫ICP備09016314號-2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