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國內建筑工程在設計理念、建筑材料、施工設備及工程技術上均有相當程度的進步,但是這些卻沒有換來工程災害降低的效果。建筑工程風險造成重大人員財產損失時有發生,而且呈現逐年遞增的現象。傳統的施工風險管理只是事發時不知情,事發后在處理,沒有做預先判斷或一些風險演示,造成了管理上的疏忽以及人員思想上的松懈,隨著BIM概念的出現,其虛擬建筑的概念逐漸延伸到建筑項目的各個階段,對施工風險管理起到了積極作用。今天筆者就說說BIM在施工風險管理的意義。
BIM應用于施工風險管理并不是要等到問題發生了,再去解決的方式。因為BIM具有我們常說的虛擬建造或者說是施工模擬的特性,可以在項目竣工前就把整個工程通過BIM軟件提前演示一遍,用于排查各種沖突,提高施工品質及工期。也就說在項目計劃階段就可以通過BIM所建立的模型演示出施工時的樣子,這樣子就可以對施工中所發生的人為的、自然的等風險數據信息進行收集,然后進行數據整合、分析,最后做出有效的評估與判斷,然后建立分先傳到機制,落實追蹤,對對傳統施工風險評估加以改善。
另外,由于傳統的施工風險管理流程里面的信息記錄大部分還是以文字敘述、表格與圖片的方式來呈現,實在很難讓人將其危害的內容、發生位置、注意事項等信息與施工圖紙說明或是工地現場馬上聯想在一起,所以這個時候搭配BIM技術,建立一個可視化的BIM模型,則可以對施工風險評估信息的了解有很大的幫助。
同時,運用BIM的概念在加上現在的云技術,建立以個基于互聯網的施工風險評估系統,來輔助與引導建筑施工風險評估、記錄建筑工程項目的相關作業流程、作業期間可能發生的幾率及其作業風險等級結果信息,以協助從業人員在項目規劃時就可以把施工是可預知的風險納入考慮方范圍,并提前做出籌劃或應對措施。
最后,考慮到讓現場工作人員能夠通過BIM系統所建立的施工風險數據庫,能夠快速的掌握工程中風險發生的時間與空間位置,以及該注意的事項,即便是專業知識較差的普通工作人員都可以通過可視化的模型演示,清楚明了的知道施工中如何避免風險,另外還可以結合工程以5D模擬動畫的方式展示建筑項目在各施工期間工程風險的等級及標注發生作業風險的位置,用以協助安全人員快速了解與掌握每日可以發生的施工風險,進一步協助安全措施的商討與溝通。好了,以上內容就是筆者相與大家聊的BIM在施工風險管理的意義,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
掃碼添加微信
領取備考資料
Copyright 2010-2025 中建教育集團 備案號 豫ICP備09016314號-2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