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聊聊BIM技術在施工中的應用有哪些?藉由BIM技術進行虛擬施工,讓施工管理者和監造者可以在構件實際運用勞力前及材料組裝前對構件進行模擬組裝,包括對構件的替代產品進行組裝或調整施工的程序。
BIM在變更設計上
可以提供實時的回饋,提升整體成本估算的可靠性,例如能夠從Revit建立的模型中,提取數量等數據功能并計算成本,至于在成本管控方面,由于【BIM系統】已將構成的假想建物,包含結構、設備的全部信息與材質均已輸入,所以能正確又迅速地把設備和材料的數量算出。因此對于計劃案的成本信息都能隨時提供,且能輕易配合規格變更進行成本比較與反應。
在風險管理方面上
以【BIM運用在風險管理】上,計算機輔助施工風險評估與結合建筑信息模型的可視化,該研究運用源頭管理的風險管理概念,于施工規劃階段即開始實施風險評估,以掌握可能存在的風險信息。研究中利用信息技術開發一個可透過網絡操作的風險評估系統來輔助與引導營建業于工程規劃、設計、施工等階段分別實施風險評估、并記錄各階段產出數據及其結果,另依使用者的需要產出相關的報表。此外,為便利施工人員掌握施工現場危害信息的相關時間與空間位置,透過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展示風險評估的結果,并將結果以建筑信息模型做可視化呈現,利于檢討風險對策的妥適性,實時以必要的修正因應。】
在工程進度排程與空間運用規劃上
近年來工程實務界與學術界積極推動建筑信息模型BIM的運用,其中包括將BIM模型與工程進度排程的結合,建立所謂的4D模型,亦即透過3D可視化的方式,以協助工程進度的管理,然目前以BIM的3D架構為基礎的4D模型并尚未善用BIM的功能。研究中提出一個整合BIM與營建計算機仿真的進度規劃模式,此模式以BIM所提供鋼筋模板與混凝土等數量計算為基礎,轉入現場工地層次的營建計算機仿真內,根據工程數量計算結果與施工工率,協助計算各現場工作(task-level)的工作時間,并考慮人力與機具資源間的競爭以及考慮工作時間的不確定性,分析整體項目工程所需的完成時間,再由計算機仿真結果轉出以施工作業層次(activity-level)展現的工程進度表,最后再與BIM的3D構件結合,形成4D可視化的產出,研究中并透過一件實際案例的測驗后,驗證所提模式的可行性。
在安全衛生的應用上
假設營建工程常造成項目延誤及成本無法掌握的問題,若能落實數量估算可避免淪為犧牲品。由于假設工程僅在施工階段使用,一旦完工后或在接近完工時即已拆除,所以經常被忽略,在項目經費發生問題時常淪為犧牲品,經費被轉為其他項目使用。雖然近年為加強營造業的安全衛生,各方均強調假設工程須按實編列預算,但又因數量估算不易無法落實,惡性循環的下,假設工程的安全無法確認,一旦發生嚴重職災,難免遭受停工處分嚴重影響項目進度。在臨時性設施與安全防護上,以BIM技術引入至項目工程,進行工程上安全的規劃及運用,為了完成許多復雜工項,有許多必需建置的臨時性設施,例如施工架的設置,則皆需建置到模型中,并以分階段功能來管理。另外在安全衛生防護措施的規劃,則以可視化的方式,讓施工單位能清楚知道哪些地方需要設置防護網和安全通道,以確保施工的安全。
好了,關于BIM技術在施工中的應用有哪些就為大家介紹這么多,希望通過此文能夠幫到大家!
掃碼添加微信
領取備考資料
Copyright 2010-2025 中建教育集團 備案號 豫ICP備09016314號-2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