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BIM技術在設計階段應用的探討,在筆者之前的文章零散的寫過,今天做個總結,方便各位閱讀。主要還是想通過自己對BIM理解發表一下看法,與大家交換一下意見。
1、BIM3D模型的所看即所得
在傳統2D圖紙的年代,設計師如果要完成以項目的設計需要幾十張甚至是上百張,上千張圖紙的繪制。這樣不僅浪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最主要由于2D圖紙的專業性,尤其是復雜項目除了平面圖,立面圖還有可能需要剖面圖,甚至是樣圖,這樣就要求設計師專業知識過硬,同時還需要很強的空間想象力。但是對于專業知識較弱的業主方來說,2D圖紙無疑是個噩夢,最終導致溝通不暢,設計師的圖紙并不能完全表現業主的想法。導入BIM后,應用BIM3D模型把眾多圖紙用一個可見的模型就能表現出來,這樣大家都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項目中各個構件,對于業主以及非專業人士都可以看明白,有利于設計師與業主之間的溝通,業主目需求是否得到滿足的判斷更為明確、高效,決策更為準確。
2、各方協同及聯動
傳統設計階段各專業都為各自而戰,之間缺少溝通,而且專業之間制圖的習慣也不同,最終導致形成信息孤島,最后在圖紙套疊的時候發現很多的問題,不得不重新設計,甚至推到重來,浪費時間和精力。BIM的協同就可以把不同專業的人士集中起來置于統一、直觀的三維協同設計環境中,避免因誤解或溝通不及時造成不必要的設計錯誤,提高設計質量和效率。同時,如果中間出現問題只需要一方修改,其他環節的數據自動跟著修改,節省時間,縮短設計周期,為業主提早發包提供技術支持。
3、真實模擬
以前業主看到的項目效果圖紙只是做了渲染加工,對內部結構并無展現,意義不大。BIM的真實模擬就可以把項目從設計到施工到使用的過程運用相關軟件展現在業主面前,讓業主對項目本身的質量,工期,成本以及內部構建有一個全面了解,而且無需在單獨附加3D渲染費用。
4、施工前優化
以前施工單位拿到設計師的套疊施工圖之后,在很多重合線的施工點上往往都是憑著經驗,經常是干到一半發現無法進行,最后打回設計院重新更改,延誤工期,增加額外成本。BIM的應用可以在施工前把未知的沖突點提前做排查,指導施工單位順利進行工作,一步保障真實世界的完美。這點對目前越來越多的復雜造型建筑設計尤其重要。
BIM技術在設計階段應用的探討,目前筆者看到的以上幾點是最長應用的,當然BIM在設計階段的應用遠不止此,比如環境分析,能耗分析等等,只是希望大家尤其是初學者,通過筆者的文章對BIM在設計階段的價值有所了解。
掃碼添加微信
領取備考資料
Copyright 2010-2025 中建教育集團 備案號 豫ICP備09016314號-2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