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模型中包含了大量的建筑信息,為項目從前期目標制定規劃到后期運維提供了數據依據,但是每個階段所呈現的信息量和精準度是完全不一樣的,今天咱們就聊聊BIM模型在項目各階段包括的信息有哪些?
1.目標訂定階段
在執行模型建置的動作的前,業主或是建筑師必須指出使用BIM建立模型所希望達到的目標。BIM模型能夠達到許多的目標,例如碰撞檢查、時程管理、材料數量統計甚至可在模型建置后與其他外掛軟件相互應用,進而達到如結構計算或是綠能分析等目標。然而上述的功能并無法支持每一個建置完成的模型。若想要建置完成的模型達到上述的應用模式,則必須在建模的前將訂定應用目標并且透過專業的BIM繪圖工程師決定在建模的過程當中加入呼應目標的建置目標或是參數。BIM模型建模內容完全必須根據模型應用的目的決定,進而決定模型建置完成后的實用性。
2.初步設計階段
建筑模型發展初期由建筑師設計建筑物,為BIM概念性設計時間,建筑模型以簡單的量體呈現,大致表現出建筑物的外觀,供業主了解其設計概念、走向及整體空間關系。此部份模型另外亦可以做相關應用分析如建筑物的效能分析、景觀模擬等。
BIM的概念為減少信息傳遞時所發生的斷層,因此若能在規畫設計時間即導入BIM便能夠讓BIM模型的被使用率達到最高。也就代表著每一個階段都能構承接上一個階段的BIM模型,并且加以應用。在概念性設計上因為純粹為設計是為了表達主要的設計概念所做出的模型,因此在精度上并無太多要求。只要能夠呈現出建物外觀即可。
3.細部設計階段
概念性設計后建筑師對模型加以修正及建筑物大致上細部組件完成,可以產生建筑圖紙說明,包括建筑物周圍景觀及建筑物室內空間、建筑、結構及機電組件,產出的2D建筑圖紙說明是由3D模型而成,不同于以往必須重新繪制。
4.施工制作階段
施工圖紙說明是建筑設計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過程,施工圖紙說明為建筑圖經政府機關審核通過后,根據該施工圖的繪制當作施工的依據圖紙說明。其包含總平面圖、各層立面圖、平面圖、剖面圖、大樣圖、結構圖、設備圖等。當建筑物設計方案確認的后進入施工階段,此階段的建筑模型建置重點是必須產出含有建筑物細致程度更高的信息如組件尺寸、相對位置等參數以供現場人員組裝至正確位置,亦能應用于項目及法規自動審核、成本估價、吊組裝模擬、預售屋的室內設計展示等。
5.營運維護階段
完工后建筑模型的信息量已達一定程度,其可模擬營運狀況或供建筑物營運維護階段使用如將設備與感測技術連結進行設備管理、資產管理,或是其他如逃生路線模擬、建物使用狀況監控、甚至到建筑物重新翻修的預先規劃等多方面應用。此階段可以根據的前在規劃階段所訂定出的應用目標及運作模式,將所規劃的參數加入BIM模型中。
好了,關于BIM模型在項目各階段包括的信息有哪些?就為大家介紹這么多,希望通過此文能夠幫到大家!
掃碼添加微信
領取備考資料
Copyright 2010-2025 中建教育集團 備案號 豫ICP備09016314號-2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