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簡約設計中,踢腳線被設計師認為破壞美感,但是在古典設計案中,踢腳線是被強調與美化的。設計服務于生活,沒有貼腳線看個人的審美觀,若是不喜歡貼腳線可以直接用扣條收口。有的只留伸縮縫不做踢腳線。
最早的踢腳線主要功能是:
1.防潮,特別是南方潮濕地方
2.地面地板收邊工藝達不到一種遮丑的手段
后來,施工工藝的不講究和不良的衛生打掃習慣是大家離不開踢腳線的主要原因。
現在我們的裝修技術已經很好,潮濕和清潔等問題都有很好的解決方式。踢腳線的功能作用不大,做不做主要還是取決于你所處的環境和室內裝修的風格。
古典歐式的房子最強調的就是線角的起承轉合和線條的比例。為了比例好看,一定會做踢腳線的。
而臺灣的現代裝修沒有做踢腳線,是因為他們推崇的是簡約的現代風格的房子,為了保證風格的統一性和純粹性,在裝修上會去掉多余的東西,強調墻面與地面轉折的體塊感(踢腳線在這里會破壞掉這種純粹性)。
墻面貼一層石膏板,將50mm高的踢腳內凹10mm。一般展廳頂面完成面能做到3-4米,遠看的效果就像沒有踢腳一樣。
掃碼添加微信
領取備考資料
Copyright 2010-2025 中建教育集團 備案號 豫ICP備09016314號-2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