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網絡時代的來臨,對人類的生存環境和思想狀態產生了深遠而廣泛的影響,后現代藝術的探索發展,使壁畫藝術在環境中的關系也發生著多種的變化。八十年代中國壁畫有個驚人的發展,如今的壁畫創作,在強調大眾環保、人居健康的大環境下,壁畫與環境的關系有了更密切的聯系,對壁畫創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壁畫的觀念,已不同于個人的架上繪畫,它的創作可稱之為為大眾設計、關照環境的設計。
壁畫藝術的生命所在,是與環境的關懷、個性的發揮和材料美感的展示分不開的。一個壁畫因缺少特點在其環境中的出現,體現文人關懷和時代精神的壁畫,在不少的重大建筑項目中,在輝煌一段之后,此建筑進入市場運作,在此環境中的壁畫也隨著建筑政治影響的減弱而淡化。
古代的壁畫,經過歷史的洗禮,在藝術上呈現完美的一面。壁畫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人文精神的追求。壁畫作者的創造性是絕不能缺少的,從形式到內容都需要創新,應深入社會,去感悟時代,感悟文化大背景。
今天,后現代建筑的興起,新材料新工藝的誕生和利用,建筑環境從單一的磚石,進入到綜合材料、綜合氛圍的嶄新構架中,壁畫也從單一的從屬墻壁,走向了建筑空間。在壁畫創作工程中,多種因素制約,使壁畫進入到一個及美術、設計、科技、工程預算、材料制作等多項運作于一身創作。壁畫作者既是設計師又是工程師,還是工匠的多面手。
就空間而言,建筑的存在與功能在先,壁畫的存在在后。顯然,這里的畫只是空間界面上的裝飾要素,不應該喧賓奪主。再從室內設計中的裝修、家具和燈具方面來看,美術家們強化壁畫創作的藝術獨立性和創造性,一廂情愿地把獨幅畫放大在了一個可能并不大的空間之中,遺憾地給室內的功能和環境帶來了破壞。因此說,建筑師和美術家們,甚至更需要室內設計師(裝修、裝飾)們共同合作才能解決好協調的問題。從總體上說,建筑設計風格、室內設計風格是壁畫存在的依托,壁畫的內容、風格、色調,以及壁畫的大小、尺度、位置、材質等構成要素,只有在尊重原空間的屬性、特征和室內設計,才有可能處理好作為建筑空間室內的環境構成因素的壁畫創作。
掃碼添加微信
領取備考資料
Copyright 2010-2025 中建教育集團 備案號 豫ICP備09016314號-2 網站地圖